1. 成分与掺合料
复合硅酸盐:由多种金属氧化物(如氧化铝、氧化硅等)与硅酸盐混合制成,混合材掺量达20%-50%(如粉煤灰、矿渣等)。
普通硅酸盐:以二氧化硅和单一金属氧化物(如氧化钙)为主,混合材掺量仅为5%-20%。
2. 物理特性
早期强度:普通硅酸盐早期强度高,凝结硬化快;复合硅酸盐早期强度低,但后期强度稳定。
耐热性:复合硅酸盐耐热性较好(适用于高温环境),而普通硅酸盐耐热性差25。
水化热:复合硅酸盐水化热低,抗裂性优;普通硅酸盐水化热高,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。
抗腐蚀性:普通硅酸盐耐酸碱性差,不适用于化学侵蚀环境;复合硅酸盐抗酸性较弱,但耐腐蚀性略优于普通硅酸盐。
3. 应用领域
复合硅酸盐: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(如城乡建筑)、耐热工程及经济型工程,可替代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。
普通硅酸盐:广泛用于地上、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结构(如桥梁、道路),但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、受化学侵蚀或海水腐蚀的工程。
4. 代号与标准
代号:复合硅酸盐水泥为“P.C”,普通硅酸盐水泥为“P.O”。
强度等级:复合硅酸盐水泥多为32.5级,普通硅酸盐水泥可达42.5级及以上。
5. 经济与环保
复合硅酸盐:利用工业废料(如煤矸石、粉煤灰)生产,属于绿色建材,享受税收优惠。
普通硅酸盐:原材料成本较高,生产能耗大,环保性相对较弱。
总结
复合硅酸盐以高掺量混合材、低成本和环保性为优势,适用于对早期强度要求不高的经济型工程;普通硅酸盐则以早期强度高、施工快为特点,适合常规建筑场景,但需规避高温或腐蚀环境。